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 清朝时期归顺中国的俄罗斯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北京东直门外坐落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使馆原为东正教圣尼古拉大教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饱经沧桑的教堂是历史的证人,它的身后隐藏着几个世纪前俄罗斯人流落中国的隐秘历史。一、东飞的双头鹰16世纪后,沙俄探险家们急速向东方压进。他们为寻求貂皮和贵金…
(2022-04-10 - 450)
☆ 上海都有哪些租界?清朝灭亡后,中国如何从列强手中收回租界
众所周知,上海位于东部沿海精华地带,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自《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作为首批被列强炮火打开的商埠,一批一批的外国势力进驻,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居留地等单位,将其圈成事实上的殖民区域,上海人民被迫接受与这些外国人“共存”的局面。而不甘…
(2022-04-10 - 1064)
古代朝鲜也有科举考试,且实施上千年,和中国科举制度有何异同
科举制是世界著名的考试制度。千年之前,隋朝皇帝一声令下,科举制就此诞生。进入唐宋,科举制渐渐完善。明清皇帝推崇科举八股,科举制定型,并逐渐走向僵化。到科举制遭到废除的时候,该制度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1300多年,可以说是十分长寿的制度。长期以来,朝鲜…
(2022-04-10 - 373)
刘备托孤时,留给孔明的八个字,究竟是何用意
白帝托孤,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永安托孤,一直以来都是喜欢三国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作为托孤者的蜀汉先主刘备,在将国事和太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留下了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更是引发了后人无数的猜测与争议。由于托…
(2022-04-10 - 388)
靠几千兵力,为何东汉就能掌控整个西域?三大策略,解决诸多问题
西汉军队封狼居胥,东汉同样武功赫赫,东汉军队打仗善于 “以少胜多”。比如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班超在西域曾以千余人的兵力打败了贵霜帝国的7万军队,取得了捍卫东汉西域主权的辉煌胜利。东汉守卫西域的兵力有多少人呢?根据史书记载,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官员有37…
(2022-04-10 - 283)
☆ 杨坚建立的政权应该是“随朝”才对,但为何会变成“隋朝”呢
回望历史长河,最受欢迎的国号,莫过于“汉”。除了东西两汉,还有蜀汉(刘备)、成汉(李寿)、后汉(刘知远)、南汉(刘)、北汉(刘崇)等十余个政权;“周”也很受欢迎,如北周(宇文觉)、武周(则天大圣皇帝)等。另外,当年叱咤风云的战国七雄,也几乎都有后代…
(2022-04-10 - 334)
★ 被遗忘的好皇帝:对权贵狠,对百姓仁
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才过完新年,汉明帝刘庄像往常一样,着令大臣准备拜谒原陵事宜。原陵是东汉王朝的第一座帝王陵墓,里边躺着的,正是汉明帝的父亲汉光武帝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出发谒陵的前夜,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又变回了当年承欢父母膝下的少年皇子。…
(2022-03-27 - 435)
★ 鲁迅《祝福》
祝福文/鲁迅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1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
(2022-03-27 - 414)
《道德经》:为什么说“上善若水”?
古往今来,我们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让人做一个善人、一个好人。那“善”的标准是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上讲了一句千古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就是说,最上等的善,就是像水那样的德行。什么样的德行?水善于利…
(2022-03-27 - 288)
小人的十大特征,发现一个,也要小心!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君子交往,和君子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和小人交往,和小人做朋友。那怎样辨别君子和小人?怎样看清小人呢?下面总结了小人的十大特征,如果发现一个,也要小心了!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一心只为自…
(2022-03-27 - 339)
☆ 读《史记》,悟人生!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在史学界有很深的影响,在文学界也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非常值得我们去读。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感悟:有句歌词唱得好:“世人慌慌张张,…
(2022-03-27 - 418)
《资治通鉴》10句名言,句句真言,受益终身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史家之绝笔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感悟:忠言逆耳利于行,多听一些不同的意见,才能明…
(2022-03-27 - 299)
《菜根谭》: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菜根谭》这部书,是一部语录集,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作者洪应明,号还初道人。在这部书中,作者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修身养德方面,每读一句,…
(2022-03-27 - 265)
君子的十个特征,即使有一个,也是好事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个君子,不愿做小人,即使自己是个小人,也不愿承认,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好人,自己是君子,别人是小人。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下面列举儒家所讲的君子的十个特征,大家自己对照一下,即使发现一个,也是件好事。一、君子坦荡荡…
(2022-03-27 - 416)
这个凶悍的民族,没了?
冒顿单于至死也未能想到,两百多年后,他的后代匈奴儿郎们,居然会为了一口吃的,投降了! 那是蒲奴单于时代。蒲奴单于是那位著名的呼韩邪单于的孙子。他在位初期,匈奴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史载,当时匈奴“连年早蝗,赤地数千里,竹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2022-03-27 - 311)
明朝崇祯帝仅在位17年,朝鲜为何把崇祯年号用了200多年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指挥的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为国捐躯”,统治中华大地276年的明帝国走向覆灭。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年仅7岁的福临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坐上了北京城的龙椅。随着清朝在全国范围内稳定局势,“崇祯”年…
(2022-03-27 - 280)
抗日战争时,中国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是如何生活的
在近代中国,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一是因为地理位置临近中国,旅途资费便宜,二是为了学习日本迅速崛起,由弱转强的技术经验,大量的中国青年涌入日本求学,人数数以万计,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九成以上。但是近代中日关系十分复杂。日本始终将中国作为其侵略扩张的发展…
(2022-03-27 - 340)
☆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同为编纂巨著,为何前者受推崇,后者毁誉参半
我国封建王朝发展到明清时代,不但中央集权的体制发展到了极致,而且经济水平以及文化造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与文化上的长足发展,正是集权体制的成果之一。经济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不是本文重点,所以不论。文化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标志之…
(2022-03-27 - 327)
☆ 葡萄牙人是怎样来到澳门,他们又如何获得居住权的
一、 重新发现“秦人”1499年,当伟大的航海家达伽玛结束了自己漫长的旅行,回到葡萄牙后,立刻向资助他的葡国王室赠送了他在这趟旅程中收获的种种礼物。其中就包括了来自亚洲的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一些丝绸。这些精美的礼物,让王室成员爱不释手。两年后,卡拉布尔也…
(2022-03-27 - 387)
至今让韩国人魂牵梦绕的“大韩帝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韩国人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尤其是各种“毁三观”的观点言论,早就名扬亚洲乃至世界了。然而现实却是,无论从历史的哪一个方向看,韩国都是一个可以说是无足轻重,只能作为背景板和陪衬存在的国家,在古代长时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近代又成了日本的殖民地,而后来则又成…
(2022-03-27 - 413)
远在欧洲的法国,是如何把越南从清朝手中抢走的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宗藩关系”中,朝鲜、越南和琉球曾经是与中原王朝关系最为紧密、忠诚度最高的三个藩属国。然而自近代开始,这三个大清的忠实“跟班”先后成为列强的“猎物”,最终朝鲜、琉球被日本占去,而越南则被法国吞并。日本对朝鲜和琉球的侵略,对…
(2022-03-27 - 296)
☆ 人民海军如何抗美援朝?让美军后方登陆阴谋破产,且粉碎细菌战
70多年前,中华好儿女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这场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中,以志愿军陆军战功卓著,长津湖、上甘岭、金城等一系列辉煌的战功绩彪炳史册,赢得了“轻步兵巅峰”的赫赫威名。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空军,雏鹰展翅,米格走廊,让世界侧目…
(2022-03-27 - 447)
★ 一个战争狂人的暴毙,死因迄今无解
成吉思汗也有怕死的时候,他晚年一心想寻找延年益寿的秘方。恰好此时,全真教道士丘处机西行万里,前来拜见。之前,成吉思汗的“私人医生”刘仲禄曾进言,丘真人300岁了,知道长生不老的秘术。成吉思汗相信这传闻,一见丘处机便问:“真人远道而来,给我带了什么长生…
(2022-03-13 - 439)
☆ 谁道春犹早 山樱几树新,十首山樱诗词,惊艳了时光,邂逅醉美春天
樱花将灿,东风渐暖,阳春三月,山樱已悄然盛开!樱花最早起源于中国,汉唐时已普遍栽种。樱花绽放,高雅纯洁,绚烂迷人;樱花飞舞,飘逸悠然,如梦如幻。春光易逝,莫负时光,不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赶赴一场浪漫惊艳的山樱盛宴吧!登郡前山唐-羊士谔洛阳归客滞巴东…
(2022-03-13 - 460)
中国四大木雕,精美绝伦
中国木雕品种繁多,流派纷呈。因分布之广,各地民俗、文化、取材、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以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为主的四大流派,称为“中国四大木雕”。【东阳木雕】东阳木雕,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2022-03-13 - 322)
☆ 晚清老照片:少年梁启超与家人合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
看老照片是感受晚清历史的一种直观方式。轿夫抬花轿迎娶新娘、梁启超与家人拍摄大合影、隆裕太后露出半张脸展示垂帘听政场景……一张张老照片生动地记录了难得一见的历史图景,值得我们珍视。汉口两名男子。这张照片是汉口英光阁照相馆拍摄的两名男子的合影。为了表达…
(2022-03-13 - 428)
☆ 《金瓶梅》被封神的真相
且说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在阳谷县卖了多年炊饼的武大,突发恶疾,死了。这可急坏了三个人:武松、潘金莲和西门庆。一听说哥哥出事,“打虎英雄”武松随即丢下手中所有公务,回家料理后事。而武大的妻子,貌美如花的潘金莲,着急的却不是如何安葬先夫。她早已…
(2022-03-13 - 521)
☆ 国之将亡,崇祯为何不迁都?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北京城外,大顺军的炮声一阵接着一阵,仿佛在向大明王朝索命。 困守城中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召来自己的妹夫、驸马都尉巩永固,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巩永固是支持迁都南京的大臣之一。上一个月,他还跟崇祯说,愿意亲自招募义兵护…
(2022-03-13 - 468)
☆ 两次灭日本,为何都惨败?
至元十一年(1274年)十月初五,元军驾船逼近了位于日本海上的对马岛。当时,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时代,守备对马岛的是时任对马岛守护代(即代理藩主)宗马允助国。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海战经验的68岁老将。战前,他已从各种渠道得知元军计划伐日,在战船还未到达时,便做…
(2022-03-13 - 365)
☆ 一代大帝崩溃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一代雄主哭了!作为清朝最雄才大略的君主,康熙皇帝以往从未在人前哭泣。这次导致他在人前崩溃的原因,除了幼子十八阿哥胤祄的骤逝外,主要是因为皇太子、二阿哥胤礽在弟弟去世后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让其心痛、心寒。也正是在这一…
(2022-03-13 -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