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万能的间谍,无能的王朝

庆历二年(1042)三月下旬,辽朝的使节刘六符来到汴京,呈递上国书。内容大致有三:一是责问宋为何要讨伐向辽称藩的西夏;二是质问宋为何要在北边添置军队,营建军事设施;三是索要关南之地(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以南之地)。很明显,前面两点只是由头,第三点才…

(2024-02-05 - 212)

清史:平定准噶尔,3代帝王的伟业

1690年,康熙皇帝为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亲临博洛和屯(今内蒙正蓝旗南)指挥,开始了三次御驾亲征。▲十七世纪的亚洲全图后果:平定回部1759,乾隆皇帝派兵,与回部的大小和卓在今新疆地区交战。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叛乱得到了平定。▲大小和卓地理位置过程始末一、准噶…

(2024-01-06 - 326)

秦统一六国后,旧主周天子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周之祭祀并未断绝

嬴姓秦国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的附庸国,之后在东周初年因派兵营救西周王城镐京,以及护送周幽王之原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邑有功,而被诸侯拥立的周天子周平王正式封秦国君主为诸侯,并赐予周王室被犬戎攻占,无力再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升为诸侯的秦国至此…

(2024-01-06 - 286)

中世纪时期,东正教与天主教间的竞争,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言中世纪时期,东正教与天主教间的竞争,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当时,威尼斯控制克里特岛时,不得不面对人口众多的贵族领袖,他们与教会一起对克里特人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1204年拜占庭帝国解体后,当地民众很自然地转…

(2024-01-06 - 218)

一战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体概况,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发生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其妻子苏菲女公爵的导火索事件,引发了战争。战争于1914年8月开始,持续了四年之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和俄罗斯…

(2024-01-06 - 250)

还原梁启超之死:死前曾被切肾,死时口不能言,死后与原配合葬

人的一生难免生病,因此医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业,而近代更有了医院这种专业场所,旨在确保人们能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然而,由于见识和技术的局限,医学领域无法避免出现一些“误诊”的情况,即便在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如“协和医院”也不例外。这个事实在1928…

(2024-01-06 - 199)

刺马案到杨乃武案,清廷与湘军的博弈,曾国藩死后慈禧制裁湘军

1864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帐下的湘军攻克天京,随着太平天国的灭亡,曾国藩的个人声望与权势到达顶点,同时也和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功臣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的猜忌。再加上湘军从天京掠夺大量财富,湘军货船往来穿梭于长江之上长达一年,更有传言洪秀全天王府中“圣库…

(2024-01-06 - 184)

天下大乱的十年:一文看懂隋唐英雄历史真相

隋大业七年(611年),当穷兵黩武的隋炀帝杨广即将发兵征高句丽时,本是一介平民的王薄在山东举起了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在今山东章丘、邹平县境)号召农民起来反抗隋朝的繁重兵役,并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其中写道: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2024-01-06 - 224)

平安夜 | 你可以静听的圣诞音乐

YOU RAISE ME UP--圣诞音乐对所有人的精神激励和心灵抚慰,已经超越了民族、语言、甚至宗教本身!圣诞音乐不再仅仅是宗教音乐,而是独特的和内涵丰富的文化。如同《论语》不再仅仅是儒家经典,而是可以传颂世人的哲学精华。平安夜,你可以静静地听听圣诞音乐……YOU …

(2023-12-26 - 247)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因此,古人将冬至作为自然年的岁首,隆重度过,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

(2023-12-25 - 205)

二战德国希特勒战败,苏联斯大林获胜,英国丘吉尔为何还要打苏联

说起二战来,那可真的就是非常厉害了,尤其是德国希特勒和苏联斯大林,更是你来我往的打开不可开交,特别是德国的希特勒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利用高端的武器装备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以闪击战的快速优势直接就一路打到了苏联的莫斯科城下,可见二战时德国希特勒攻打苏联…

(2023-12-25 - 212)

杀妻的后果:七百年豪族,被连根拔起

万历十八年(1590)的夏天,京师大理寺突然收到了一份朝廷命官的血书。 告状之人是时任四川永川(今重庆永川)知县的张时照。在血书中,张时照一再声称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严重威胁,原因是他的直属上司兼侄女婿、加封骠骑大将军的播州宣慰使司都指挥使杨应龙宠妾灭妻…

(2023-12-25 - 314)

这个朝代只有10年,却被膜拜了1000年

河南新郑的陵上村,是一个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村庄,村里人姓乔,据说是守陵人的后代。 村西边的玉米地旁,有一座尘封千年的帝陵。玉米地周围散落着残碑,陵园地面建筑早已毁坏,唯有苍翠的雪松簇拥着南北向的神道,神道尽头则是一座约10米高的土冢。 尽管做足功课的…

(2023-12-25 - 188)

少活7年,他就是千古一帝

大唐开元初年,宰相宋璟送给唐玄宗一幅画,名为《无逸》。 画中是《尚书·无逸》的故事:周公劝谏周天子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切勿贪图安逸、沉迷享乐。 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值而立之年,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他得到宋璟的画后,将其挂在内殿之中,时时观赏,时刻…

(2023-12-25 - 212)

靖康之难:北宋王朝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汉民族难以想象的屈辱

北宋宣和七年(1125)岁末,汴梁皇宫,灯火通明的垂拱殿内,突然出现诡异的一幕……端坐龙椅之上的大宋官家、宋徽宗赵佶猛然间毫无征兆的从御座跌倒,随后重重摔落在地,只见刚才还生龙活虎的皇帝,此时已是口眼歪斜、全身抽搐,很快便在痛苦的呻吟中陷入了昏迷。宋徽…

(2023-12-03 - 345)

八首绝命诗,说尽人生百种滋味

绝命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凡临终赋诗均可称为绝命诗(或绝笔诗),临死前的诗作,大多别有一番风味。或委曲,或洒脱,或豪迈,或委顿,或张狂,或自破红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特别有名的绝命诗。下面为您盘点八首绝命诗,一起感受诗人最后的呐…

(2023-12-03 - 196)

刘秀明明是开国皇帝,为何使用“汉”国号,甘愿只做个中兴之主?

前言当王朝终结,新帝登基之时,国号的更换或许最大限度地昭示着“开天辟地”的气势。然,谨慎地说,创业的真谛并非繁文缛节,而在撑起一方安稳与心甘情愿之间。那位坚定地延续了“汉”姓的开国之君,又经历过什么,做出何等选择?一位天降祥瑞的皇孙为何沦为赤贫?福…

(2023-12-03 - 203)

庞涓与孙膑: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庞涓自杀了,他是在一阵绝望的吼叫之后自杀的。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刀火无情,智慧无垠,孙庞之争,至此尘埃落定。合上《史记》中这精彩血腥的一页,我为孙膑的神机妙算而心折,也为庞涓的含恨毙命而悲惋。庞涓和孙膑是同窗,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2023-12-03 - 201)

元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元朝的疆土元朝的疆土面积大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括贝加尔湖元朝的疆土范围包括了现今的中国大陆、蒙古、朝鲜半岛、西伯…

(2023-12-03 - 321)

深度起底靖康之变

想到即将兵临城下的金军,宋徽宗无比恐慌。此前两月,北宋宣和七年十月(1125年11月),金兵在攻灭辽国后,又兵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北宋,尽管西路金军被顽强的宋军困阻于太原城下,但是东路金军却所向披靡,一路直逼河南。金兵攻势迅猛,宋徽宗只得一边下令天下勤王拱…

(2023-12-03 - 252)

天灾与人祸:明朝为何说亡就亡(上篇)

自打崇祯十五年(1642年)开始,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就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此前几年,汤若望奉崇祯皇帝之命,在北京城中率领工匠铸造火炮,支援辽东前线对抗满清(后金)。但崇祯十四年(1641年),大明在辽东最后的一支精锐部队十三万人出山海关救援锦州,却被清兵击溃…

(2023-12-03 - 227)

孙悟空的历史真相,为什么争论了100年?

最爱历史…

(2023-12-03 - 237)

天灾与人祸:明朝为何说亡就亡(下篇)

当清军于1642年底攻入山东,杀死鲁王朱以派,并掳掠了220万两白银和36万汉人入关为奴之时,手下已经没有可用之兵的崇祯皇帝,只得眼睁睁看着清军在境内来去自如。在关内,为了应对不断攻城掠地的农民军,崇祯先是于1642年年初,下令释放了此前曾经大败李自成、后来却…

(2023-12-03 - 258)

这一战,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北京是个晴天。内阁中书张大镛今日轮休在家,十分悠闲。午后,他和友人驱车前往法源、枣花二寺赏菊,流连于秋景之中,直到日落西山,才与友人分别。然而,这天晚上忽然雷电交加,让他心生不安。十六日,天气变得阴沉,刮起了大风。黎明…

(2023-12-03 - 234)

改善命运之孝道文化

中国的孝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与中枢,对于几千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历久不衰,也有中国孝道文化的一份功劳。…

(2023-11-19 - 218)

他的朝代只有37年,他的制度却影响1300年

唐武德四年(621)十月的一个傍晚,长安城外迎来了一支神秘的队伍。 他们普遍身着制服,个个身材魁梧,但仔细观察,队尾还跟着一些弱不禁风、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原来,该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

(2023-11-19 - 197)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东晋覆灭史

篡位那一天,宋武帝刘裕很想念一位故人——谢混。谢混是谢安的孙子,文采斐然,写有“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等名句,号称“风华为江左第一”,连刘裕见了,都不禁称赞他为“玉人”。但,谢混不支持刘裕。当初,刘裕官拜太尉,满朝大臣皆来相贺,谢混却迟到了,只见…

(2023-11-19 - 289)

平民当上宰相,是怎样实现的?

庆历七年(1047)春,心灰意冷的北宋名相杜衍向朝廷递交了致仕报告。按照北宋朝廷惯例,宰相退休,朝廷应降诏表示挽留。可当时的宰相贾昌朝与杜衍不合,杜衍的报告交上去后,他看都没看,就给盖了章。尽管杜衍的退休在程序上让人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

(2023-11-19 - 213)

唐朝的官,宋朝的神

中唐之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一些?元和年间,元稹为杜甫写了一篇墓志,对杜甫极尽赞美之词,里面提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不仅如此,他还嫌夸得不够狠,节外生枝地把另一位大诗人李白拉了进来:“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

(2023-11-19 - 205)

生前封神,死后封杀

武德九年(626),魏徵离开长安,前往山东之地(崤山以东)。就在几个月前,玄武门惊变,魏徵的旧主惨死在了宫廷之中。权力的游戏向来残酷。不过,血迹会被清扫,刀光剑影会隐去,染血的宫殿终究要恢复神圣安宁的样子。权力洗牌之后,魏徵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被任命…

(2023-11-19 - 195)

  • 首 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末 页
  • 1998条记录 30条/每页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