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栏目: 文史

让匈奴人心惊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对李广的怀念,是缘于一种对久已失传的血脉的怀念。


   

李广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将军,他没有靠谋略取得过胜利,但是因为勇敢他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飞将军”的美名。与他同时的卫青是成功者,霍去病是成功者,但最让匈奴人胆寒的,相信还是李广。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历史是在对北方民族的恐惧中写成的,最起码在李广出现以前,好象只有我们怕那些人的份儿。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北方是辽阔的草原和沙漠,那里盛产良马和烈酒。我不知道你们骑在马上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人一旦骑到马背上,就特别想踏碎或征服些什么。而我们呢,醉心于用丝绸编织华丽的锦缎,被人逼得急时也做些消极的抵抗,但后来最好的办法还是筑了一道院墙——我不出去,你也别进来。




我们这边也有强盛的时候,比如刚刚一统六国的秦王朝,也有良将雄兵,比如赵国的李牧、秦国的蒙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向着北方进发,去追求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呢?要知道,对匈奴民族,除了征服,别无他途。


李牧确曾使匈奴人不敢靠近,蒙恬也确曾筑起了雄伟的长城,但北方之患始终不能解除,甚至强汉盛唐都要靠和亲来笼络那些马背上的民族。或许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命运。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北方蛮族的铁蹄下分裂,东罗马甚至遭到来自东方异族的屠城。




文明越悠久、越成熟,就越软弱、越容易被击倒——不为别的,因为像李广这样的人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太少太少了。


李广即使是在崇武的汉武帝时代,也落得个终身不封侯、最终自刎死的结局。而在他的敌人那边,匈奴王不准他的士兵伤害这个勇者,而要不惜代价生擒。


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甚至是汉武帝看来,李广勇则勇矣,但那种贴身近战实在是匹夫之勇,而在匈奴人看来,李广就是他们的“射雕者”,是勇气和强大的化身。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造成了李广独特的命运——在自己人这边始终不得意,却在敌人那边获得了无上的美名。




从古自今,中国好象没有过一对一决斗式较量的传统。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当时社会的异类,往往被耻笑。


战国时代的秦军骁勇,虽然灭了六国,在军事史上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后来项羽的楚军骁勇,作战时能看得友军心跳腿软,但最终也是在这群“心跳腿软”的人的阴谋中倒下。


李广是秦人,或许他的血比周围人的血要浓热。六国之乱他能斩旗破敌勇冠三军,北伐匈奴他的“大黄羽”入石穿云吓破敌胆,但在其他将军看来,他缺少理智和谋略。




李广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完人”,他是有仇必报的。他落魄的时候,因为违反宵禁被一个地方上的小官处理过,他一当上那个地方的太守,立刻就把那个人给办了。


包括他的死,也是因为作战不利,又不愿以百战之身受文吏的责罚,在我们看来,是典型的“义气用事”,根本比不上能受“跨下之辱”的韩信。


然而,李广确是让我们看到了值得我们自豪的血脉,如果这血脉还在,就不会有我们这个民族在盛唐之后一病不起,就不会有历史上那么多的外辱加身。

 

但是翻遍了历史,我失望地发现,只有一个飞将军。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 丨 施海青

 

- 出处:原创 2016-01-19 施海青 历史大学堂

栏目:文史

2016-01-21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推文

雪 | 中国人的冬日情怀

红卫兵大串联——一代人的记忆

1968年31名朝鲜特种兵谋刺韩国总统 仅1人活着归国

1940年,横扫欧洲的400万德军,为什么就是拿不下英国?

“老三篇”称呼的由来及出版前后

吉安与抚州,为何江西这两个地级市都敢自称“才子之乡”?

易中天:海瑞反腐败根本无法成功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忆清明 祖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胡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的现代仪器发明之父

古代四大经典爱情传奇,道尽朝朝暮暮

一个战争狂人的暴毙,死因迄今无解

万物渐丰,小得盈满,有关小满的诗词,趁小满,让生活更加圆满!

一代宗师今年1000岁:他的22字格言,举国皆知

China凭什么代表中国?

中国式的门和窗,美到醉!

帝国人才大爆炸

躺平22年,却影响千载

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多震撼?

中国园林之殇

性与死亡恐惧:蛇的中国史

中国古代四大编剧,至今仍被封神

色字头上一把刀

史上最牛打工人,送走了10个皇帝

古人看病,难吗?

内蒙古为何有的地区叫“旗”,有的地区叫“盟”,这是怎么回事

书法简史,至善至简!

他酒后写出神作,影响中国1600多年

帝都狂飙八百年

秦始皇继承人之谜:司马迁骗了我们两千年?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