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栏目: 书画

浅谈中国画欣赏方法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她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她植根于华夏民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越不同时空,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和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因此,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形成了两座对峙的艺术高峰。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欣赏国画呢?

一、欣赏国画作品要看神韵

       

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要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是“神似”;然后再看她的笔墨趣味、画的构图、着色、笔力和线条等;最后才看她的造型,似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国画的实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她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

  

当然,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并不是一种容易的事。它不但要求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也要具备一定的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才能够更好的去欣赏国画。 

二、欣赏国画作品要看笔墨

       

在传统“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排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了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动态、势向、韵律和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和写意为目的。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的感受是分不开的。古代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和琐碎,以画作画易于模糊合平板,用线条最易于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和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


       

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千百年来,中国的艺术家们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和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受的线条。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等,在画面上构成诸多形式的造型,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众多画家的奇才和功底。

   

笔韵是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国画家们的心弦拨动。笔力、笔气和笔韵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以气统力、统韵,以韵助气、助势。三者完美的结合,方称上佳的用笔。或浑厚苍劲、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简约空灵、飘逸洒脱。无不是国画家们的千锤百炼和用心血汗水浇灌的结果。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笔墨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如果说西方画是体、面、色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水、墨的协调。墨可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和清墨五大色阶。唐代张彦远论墨时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彩。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中国的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燥,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必以浓墨破之,一片枯墨必以湿墨润之,一片湿墨必以枯墨提醒。观画时往往尚未看清具体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在欣赏国画时往往也从这里入手。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墨。用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泼
墨法、积墨法、破墨法、宿墨法、渍墨法和蘸墨法等。好的国画无不在用笔、用墨、用线、用水等方面有高妙之处。在画面上显现出浓淡干湿变化。古人云:“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这个道理。

  

 

三、欣赏中国画要看构图和形式

      

从古到今中国画的构图有诸多形
式,自成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说法虽不一样,但其意相同。即画家将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幅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的境界高地,奇特平庸,构图非常关键。


      

构图的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彩多姿的世间万物,给绘画家们带来极大的自由空间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具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并、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大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把主要物象放置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画者以视觉美感。

  

中国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融诗书印于一炉。宋人邓椿说:“画者文之极也”,画到极致谈何容易。能创作几幅与众不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并非易事。因循守旧不行,不师古人不行,师古不化也不行,不师自然、不师心也不行,走捷径,搞旁门左道更不行。

  

绘画有高有低,因而就有了不同时代的品评标准。张怀瑾提出了“神、妙、能”三品,朱景玄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黄修复则强调“逸”、“神”、“妙”、“能”四格。张彦远定了“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级。不论是神先逸后,还是逸先神后,都说明中国画家始终追逐着高品位。充满着美学意识,自我意识,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艰难探索,力求创出个人高雅的风格,力争呈现出更加自然的气息。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六法”精论,千古不移,是画学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撼动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点,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画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 出处:2016-03-11 国画

栏目:书画

2016-03-13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推文

古代情书欣赏

世界级油画风景大师列维坦的作品

印象派之父,莫奈的超高清油画作品,好多还是第一次见

比利时艺术家让·莱昂的人体油画,细腻逼真,极具内涵

冉茂芹人体油画,真美!

美国女艺术家人体油画中的女性,曲线玲珑,细致逼真

油画大师笔下100个佳人

吴昌硕作品高清全集(150幅)

丰子恺 | 端阳忆旧

西方顶级绘画的最高成就及赏析

2020实“鼠”不易,2021“牛”转乾坤

《戈黛瓦夫人》作者笔下的女性,楚楚动人!

世界油画经典:你可能没看过的卢浮宫藏品选

兰亭序,今年1672岁了!

90幅古典人物油画,太美太传神了

民间画师耗尽36年,100张精美《红楼梦》插图,被视为“国宝”

80后川美画家的唯美人体,清雅脱俗!

刘旦宅《红楼梦图咏》,幅幅精美!

大师傅抱石美人画:妩媚动人、风情万种

伦敦四大维纳斯

看懂他,大概也就看懂法国古典风景画!

艺术圈的吕奉先丨大卫: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

刘旦宅 笔下的仕女画欣赏

法国印象派艺术大师克劳德·莫奈最贵的十幅油画作品欣赏

王雪涛小写意花鸟高清60幅!绝美

俄罗斯画家艾萨克·伊里奇·列维坦油画作品用笔洗练,情感充沛,极富诗意

中国新水墨40年,180位艺术家200件作品,你喜欢哪一幅?

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莱托的油画艺术作品欣赏

100多年前,在欧洲摆个地摊,竟然也可以画得这么美

世界名画中的女性之美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