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12首绝美唐诗,最后一句都是神来之笔,惊艳千年!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唐朝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杜牧,白居易……舞台剧上有“压轴”的说法,意思是最精彩的往往临近最后才出现。读唐诗也会有这样的体验…
(2022-10-16 - 291)
☆ 名将的棋盘,蝼蚁的坟场
年老体弱的晋文公重耳在太行山上行进,由于山道崎岖,这位早年历经坎坷的国君撑不住了,只好下车休息。晋国众臣看见晋文公累了,都抢上前去搀扶他,拍马屁,只有士会(范武子)执戟站在一旁,放声歌唱。士会唱的是晋国民歌《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
(2022-10-16 - 408)
☆ 科举大逃杀,细思恐极
唐太宗微服出访,走到宫廷南面端门时,恰逢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熙熙攘攘,热闹之极。看见眼前的景象,皇帝不由得豪迈起来,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这应该是科举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段子了。如果把这个段子想象成一幅画,画面的主角自然是这群春风得意的登第士子…
(2022-10-16 - 342)
☆ 从刺杀嘉靖谈起,明朝园林极简史
1542年10月的一个晚上,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候。 紫禁城内,十多位宫女悄悄溜进了皇帝的寝宫。 一位叫杨金英的宫女把用丝花绳搓成的一条粗绳,套住了熟睡中的嘉靖的头。众宫女一拥而上,掐脖子,按前胸,擒手脚,将嘉靖帝给控制住,然后慢慢将绳索向左右拉开,意图勒…
(2022-10-16 - 376)
☆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春秋战国,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害怕被牵连,便远离故土,准备逃到晋国去。途中遇到好友、蔡国大夫声子,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声子到楚地之后,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大夫与楚国大夫哪一方更贤德?”声子回答说:“晋国…
(2022-10-16 - 369)
☆ 公元980年,人才大爆炸
寇准19岁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青年学者。其父在五代仅当过掌管文书的小官,因此,年少才高的寇准成了全家的希望。热心肠的老乡听说寇准将要进京赶考,对他说:“我听说当今圣上(指宋太宗)在殿试时经常罢去年纪小的考生,你要不要虚报岁数,多写几岁?”寇准不同意,…
(2022-10-16 - 451)
这个家族,100年内出了三个宰相,却被骂惨了
这是一场决定大宋国运的考试。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赵构终于将立太子之事提上了日程。由于早些年的靖康之变,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众多皇室成员尽数被金人掳走,导致宋太宗一脉基本断绝。几经波折,宋高宗只能从宋太祖后人中遴选出赵伯玖、赵伯琮二人为养…
(2022-10-16 - 347)
4万东北抗联为何能牵制数十万日军,坚持10多年直到最后胜利
在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光荣历史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军队。这支军队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就4万人,但这4万名中国军人却在白山黑水中牵制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涌现出了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英烈…
(2022-10-16 - 286)
1962年,解放军为何不费一枪一弹,就粉碎国军反攻大陆的阴谋
1962年对于中国大陆而言是个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盘踞在台湾省的蒋介石军政集团决心“反攻大陆”,甚至做了战争动员。然而,解放军的紧急战备却不费一枪一弹在1962年成功粉碎了国军反攻大陆的阴谋。国军除了派出少数武装特务潜入大陆被歼灭以外,国军大部队没有任何…
(2022-10-16 - 395)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众所周知,天京事变的爆发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内讧事件?这次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东王杨秀清当时掌管军政大权,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全家和部属共计两万余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上图_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
(2022-10-16 - 377)
☆ 仅3年,人民空军如何从百架飞机,发展为28个师3000架飞机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催化剂”,通过和美军近3年的作战,人民军队迅速成为一支拥有陆海空三军和其他技术兵种的现代化军队。这一点在中国人民空军的建设当中是非常明显的——1950年,空军航空兵部队只有一个第四混成旅,全旅有飞机110多架。但…
(2022-10-16 - 543)
1938年,薛岳如何指挥国军,取得基本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战绩
武汉会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日军激战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国军投入120多个师共百万大军和日军在长江两岸展开激烈拼杀,中国空军和日军航空队爆发多次空战。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漫长的相持阶段。在武汉会战期间,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指挥10多万国军在万…
(2022-10-16 - 393)
粉碎日军甲种师团进攻,歼敌三千人,西北军2个军在临沂如何做到
临沂阻击战是中国军队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阻击战和滕县保卫战一起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临沂阻击战当中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中日两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是非常悬殊的,国军是西北军部队,第40军和张自忠指挥的第59军。日军进攻部队为第5师团,…
(2022-10-16 - 341)
1945年湘西会战,为何国军能以比日军伤亡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1945年的湘西会战是国军在正面战场打的最后一场大会战,这场会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国军的伤亡比日军伤亡小,国军牺牲6832人,受伤17717人。日军伤亡29940人。这样的伤亡数字国军以往的会战(不包括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有所不同。那么,湘西会战,国军为何能以…
(2022-10-16 - 371)
☆ 路军、集团军、方面军、兵团、军团,国军的这些编制,是什么关系
对于学习、研究民国历史的人们来说,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便是如何弄清楚国民革命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编制体制。就拿抗战时期来说,除去人们熟知的军、师、旅、团这种常规编制外,国军中还存在着战区、路军、集团军、方面军、兵团、军团等战时编制。这些编制光是看名字,…
(2022-10-16 - 942)
★ 那些逝去的风流
民国,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模样?是束身旗袍流苏披肩,还是才女的千般繁华各有风情?是小洋楼里传出的传奇故事,抑或是街头小巷中落日黄昏?让我们再遇那个黄金时代,在老照片中窥探,与名媛才子对话,致敬那些逝去的风流!朱自清多年前踏上火车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
(2022-09-17 - 558)
★ 他在位32年,至死是明君
步入晚年后,英明神武的汉光武帝刘秀,开始思索生老病死的问题。 曾经跟随刘秀打江山的元功宿将逐渐凋零,到了建武二十七年(51年),刘秀敬爱的舅舅樊宏也去世了。 寿张侯樊宏为人谦恭温厚,他虽地位显贵,却常告诫子孙,与其富贵盈溢,不如保身全己。 临终前,樊…
(2022-09-17 - 445)
☆ 苏州美女刺绣被误以为水墨画,一张比一张惊艳,网友直呼: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美了!根本看不出来是刺绣,还以为是江南水墨画!”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下面这几张图,气质安静恬淡,一如中国水墨画的风格,但是如果我不说,你能看出来是刺绣吗?这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2022-09-17 - 271)
☆ 中国最美的10篇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迄今为止,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在漫长的历史中,先贤们用汉字组成美妙的文章,至今读来,依然唇角含香,韵味无穷。今天,要分享10篇最美的古文,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下面一起来欣赏。《兰亭集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
(2022-09-17 - 334)
☆ 色字头上一把刀
朱温的名字,像他的人生一样反复无常。 起初,他叫朱温,小名朱三,是人见人厌的乡村流氓。以至于日后衣锦还乡,他妈王氏都不相信,对来迎接的使者说:“我家朱三落拓无行,别去做贼死在外面就行,怎么可能当大官?” 唐末乱世给了流氓朱温发迹的机遇。黄巢起义时,…
(2022-09-17 - 401)
严嵩抄家清单曝光:明清的家具收藏有多疯狂?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期。与宋代以前,中国家具类型随着坐姿的改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一样,明清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家具在宋代基本定型以后,还能怎么玩出花来。晚明人李乐《见闻杂记》说,当时松江府有一个吴姓举人,到南京游玩时跟一个妓女产生情…
(2022-09-17 - 285)
史上30个亡国之君,竟有8人得到善终
秦朝建立后 嬴政自称始皇帝 宣布后继者代代相承 以至万世 但是 秦朝只存在了15年 此后 朝代更迭,周而复始 产生了大大小小60多个王朝/政权 每一个王朝/政权 有开国之主 就有亡国之君 那么,自秦以来 有哪些著名的末代君主呢? 以下选取30个主要王朝进…
☆ 他的朝代只有15年,本人却被骂了两千年
亡国前夕,王莽哭了。 作为史上以改革著称的篡位者,从前的王莽曾十分自信能改变天下走势,但却被现实狠狠打脸。经过币制、官制、行政区域等一系列改革,他建立的新朝不仅没有实现经济腾飞,还将西汉遗留的经济制度彻底打乱,致使天下通货膨胀、市场严重混乱。而改革…
☆ 中国悲情城市,被改名70多次
黄昏时分,诗人谢朓登上长江南岸的三山,回头眺望建康城(今南京)。这位被后世称为“小谢”的南朝山水诗人,即将告别诗酒雅集的京城,外出为官。临别之际,百感交集。谢朓看到,晚霞如彩绸般散布在天空,大江澄静如白练,群鸟鸣啼,花草芬芳,于是写下名句:“余霞散…
(2022-09-17 - 388)
称霸西北两百年后,党项人被灭族了吗
丘处机羽化后三天,公元1227年8月25日,66岁的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突然驾崩。七年前的春天,两人曾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中有过一次会面。那时,成吉思汗幻想长生不老,丘处机便在成吉思汗的私人医生刘仲禄的引荐下,为其传授相关知识。面对孜孜以求的“天…
(2022-09-17 - 347)
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000万人踊跃报名参军,这是如何做到的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胜利,更是当时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掀起了4次参军高潮,先后有2000万群众报名参军。其中有240万人成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民的支持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
(2022-09-17 - 349)
一代抗日名将孙立人,为何受老蒋猜忌,被软禁33年之久
蒋介石在用人之道上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标准,对于亲信的身边人,哪怕是无能之辈,也将其提拔至重要岗位,比如曾因消极抗战、盘剥民众而被驻地河南老百姓称为“四害”之一的汤恩伯(另三害是水灾、旱灾、蝗灾),后来竟然坐上了宁沪杭警备总司令的要职;而指挥八十万“国…
(2022-09-17 - 450)
☆ 参战兵力超百万,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规模,为何超越淮海战役
1951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发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分成东中西三个进攻集团,在1000多门火炮的火力掩护下猛烈进攻 “联合国军”的防线。经过激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歼灭敌军82000多人,沉重打击了“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第五次战役结…
(2022-09-17 - 435)
清末为何革命党人喜欢当刺客,热衷于暗杀清廷宗室高官
清朝末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如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以及最后一锤定音的武昌起义等,但比这些起义更加频繁的,确是针对清廷皇族宗室、高官大员的暗杀行动,其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上图_ …
(2022-09-17 - 342)
碧蹄馆之战,究竟是明军击败了日军,还是日军击败了明军
明、日碧蹄馆之战,是万历朝鲜战争期间(1592—1598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其对之后的战争走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战后作为相互敌对的两方,中日竟然都说自己的军队打了败仗。中方评价此役后明军主将李如松“气索”(《明史李如松传》,沮丧、气馁…
(2022-09-17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