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毕淑敏:孝心无价

孝心无价作者: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

(2022-06-25 - 281)

龙应台:目送

目送作者:龙应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们当了父母之后才明白: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挣脱离开,却从未回头张望过。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

(2022-06-25 - 305)

汪曾祺:夏天

夏天作者:汪曾祺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尖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

(2022-06-25 - 359)

君子和小人有10个区别,你最好知道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地位的标准,而以“德行”作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能听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2022-06-25 - 289)

夏至诗词21首

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元稹 〔唐代〕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夏至赵孟頫 〔元代〕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2022-06-25 - 397)

谚语老话大全,终于收齐了!收藏够用一辈子

许多道理、许多生活方式,甚至许多长寿秘诀,其实都体现在谚语里。比如:人要自安,少吃夜餐等。我们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强大!下面是100条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一定要收藏起来千万别删了,保证你和你的家人都用得上!01谚语第一辑◆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2022-06-25 - 287)

为什么说:“少不读苏东坡,老不读辛弃疾”?

苏和辛,一茶一酒,一清一浊。唐诗下酒,宋词伴茶,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被唐诗宋词和各种古典名著包围的我们,都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却不知“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少时读苏轼,容易陷入虚无。老来读辛弃疾,人生过半却意难平。此话并非莫须有,东…

(2022-06-25 - 299)

韩国为什么最先亡?

韩国有两次被灭国经历。第一次,要从周幽王废黜王后说起。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并将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立为太子,由此引发申后的父亲申侯震怒。三年后(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进攻…

(2022-06-25 - 294)

自古教培出大牛

崇祯元年(1628年),江西临川知县张采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不久前,张采收到了两位好友吴昌时和张溥的信。在信中,张、吴二人希望他以父母官的身份,对临川县人艾南英加以重罚。要知道,艾南英可不是普通人。他与临川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曾因深恶痛绝八股文…

(2022-06-25 - 251)

他酒后写出神作,影响中国1600多年

王羲之醉了。他铺开一张蚕茧纸,手握一支饱蘸墨汁的鼠须笔,即兴挥毫,写下一纸行书。这一天,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月三,上巳节,有“修禊”的习俗,即临水而祭,濯除不洁。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以文会友,与谢安等四十余位文人…

(2022-06-25 - 434)

恶人自有天收

历史上,安徽出过四个开国帝王。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去世后被追谥为魏武帝,他是亳州人;五代十国中吴国国主杨行密名气相对小一些,生前也是个风云人物,他是安徽合肥人,搁现在算是省城居民。还有一个,五代十…

(2022-06-25 - 645)

大明一号病人,死于1424年

朱棣的后半生,一直都活在篡位者的焦虑症之中。1402年,在历经三年叛变作乱后,43岁的朱棣终于率军攻入南京城,但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却在宫城大火中离奇失踪,为此,这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他疑虑、焦躁,为了探寻建文帝的行踪,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他连续14年派出…

(2022-06-25 - 283)

南北状元之争

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一天,担任清廷翰林院编修的苏州人汪琬,与同僚谈起了各自家乡的特产,正当大家各自夸耀家乡特产的时候,轮到汪琬,这位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进士讲了。汪琬缓缓道来,他说,苏州嘛,特产很少,但有一个很特别,那就是:状元!一语惊四座。特…

(2022-06-25 - 485)

恐怖大案,杀状元

新科状元陈没有想到,自己的金榜题名日,竟然就是自己的人头落地时。这是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这一年的科举殿试结果公布后,北方学子立马炸开了锅:原来,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52人中:状元陈,是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山…

(2022-06-25 - 382)

连蒋介石都奈何不了的军阀,盘踞山西40年,几乎贯穿整个民国

在国民党派系林立的军阀中,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一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论地盘广大、人马众多,他远不如西北军的冯玉祥;论人才济济、强将精兵,他远不如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论家底丰厚、装备精良,他也不如奉系的张学良。而其军队的战斗能力,更是远不如川军、粤军…

(2022-06-25 - 499)

民国军阀混战,为何失败一方选择下野后,便不会被赶尽杀绝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军阀之间开战,兵败的军阀大多难逃厄运,要么被杀,要么自杀,胜利者总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把对手彻底消灭掉。隋末群雄逐鹿,李渊最终夺取江山,曾经的对手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先后被杀;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被废黜的皇帝,最后也大都难逃一…

(2022-06-25 - 413)

除了苏联,为何民主德国是苏联华约阵营中,军力最强的国家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发动柏林战役。经过激烈的战斗,苏军以伤亡30万人的惨重代价攻克了柏林。德国被苏联、英国、美国和法国四个同盟国的占领军分割。到了1949年,随着欧洲冷战局势的加强,美国和苏联扶持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成为了苏联对抗北约的“前沿同…

(2022-06-25 - 485)

被部将“劝进”的曾国藩,为何最后都没自立称帝?原因有四

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乱世时期,手握重兵又野心勃勃的军队统帅“逆袭”上位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赵匡胤了,身为五代后周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的他,在部将们的“集体劝进”下,直接在军营里“黄袍加身”,从而夺位称帝。而在晚清时期,也有一位统帅…

(2022-06-25 - 310)

拥兵10多万的咸丰帝,面对仅2万的洋人,为何就逃往热河了

我们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英法联军付之一炬。而之所以出现如此惨剧,其直接原因就在于咸丰帝不战而放弃北京城、以所谓“木兰秋狝”为名逃往热河。上图_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然而,作为明、清两大帝国的首…

(2022-06-25 - 324)

美国的如意算盘,驻军青岛遏制苏联,最后被解放军赶出青岛

水壶背后的故事这是收藏于青岛市博物馆的一个美军水壶。曾经的主人在水壶上刻下了他的部队番号“美海军陆战队6师29团”。水壶上还记录着他在太平洋战场上南征北战的轨迹。关岛、瓜达卡纳尔、冲绳、中国。而在中国“CHINA”之上,还刻着一把日本军刀,象征着这是他最…

(2022-06-25 - 509)

武器最差的川军,为何能跻身淞沪会战,战绩最好的5个师行列

1938年春季,民国当局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检讨中国军队自七七事变以来对日抗战的得失。军委会经过商讨,评出了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战绩最好的5个师。而这5个师的番号中就有武器装备最差的川军身影——国民革命军第43军第26师。那么,武器装备最差的川军为…

(2022-06-25 - 504)

戈尔巴乔夫花670亿卢布拯救农业,为何苏联还因食物短缺而解体

1991年圣诞节,戈尔巴乔夫作为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苏联总统的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宣布这个联盟解体。苏联从1917年建国到1991年解体仅存在了74年。这个红色巨人的倒下看起来又那么偶然,就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个国家还让欧洲胆寒。1981年的西方81军演,苏联出动50万人进行…

(2022-06-25 - 634)

古诗里的十大名楼,美哉、壮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渗透着中华民族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沧桑中国十大名楼各得历史风韵,各有千秋之势琼楼玉宇,丹柱碧瓦,画栋飞檐美哉!壮哉!诗楼相映,流传千古快跟着诗人的脚步来一场文化之旅吧!1“天下绝景”黄鹤楼…

(2022-05-29 - 622)

贾平凹:爱情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

(2022-05-29 - 318)

李银河:灵魂深处的友情

真正的友情来自灵魂的投契。人在这个世间其实是非常孤独的,即使有亲人的呵护,一般朋友的交往,如果没有心灵投契的朋友,他还是孤独的。人的灵魂有倾诉的需求,有分享的需求,如果找不到一位可以倾诉可以分享的朋友,他一定会感到孤独难耐。这种倾诉和分享必须达到无…

(2022-05-29 - 319)

中国塔,惊艳世界,太美了!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13座佛塔【嵩岳寺砖塔】远眺嵩岳寺砖塔嵩岳寺砖塔,建于公元523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高15层,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隋塔】隋塔远眺隋塔,建于公元598年(隋朝文帝开皇十八年),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高9层…

(2022-05-29 - 336)

宋词如酒,醉人!

有人说,宋词是中国文坛上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它既能重现排山倒海般的波澜壮阔,令人畅快淋漓;也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细腻婉约,令人柔肠寸断……千年宋词,百种人生况味。宋词作为中国古代的闪耀遗珠,不仅在遣词造句上唯美典雅,其中所蕴含的…

(2022-05-29 - 290)

52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

(2022-05-29 - 389)

一代奇文《命运赋》,百读不厌,成就千古经典

吕蒙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他为人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这位北宋传奇状元宰相有一则流传了1300多年《命运赋》,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引述历史上大量的事实…

(2022-05-29 - 299)

老子最厉害的五种思维

老子作为道家鼻祖,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他的思想以及言论在世界各国广受推崇。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魏源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

(2022-05-29 - 304)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