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崇祯死局,无人能解

紫禁城里,崇祯皇帝朱由检设下神坛,他想祈请天兵天将下凡,助他力挽狂澜。这是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也是朱由检生命的倒数第三个年份,当年农历四月底,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第三次包围开封,中原震动。手足无措的崇祯皇帝,一方面在紫禁城中设立斋堂拜佛念经,感觉拜…

(2023-05-27 - 306)

中国唯一埋了两个皇帝的墓

常年饱受头痛困扰的唐高宗李治,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永淳二年(683年),病重的李治在东都洛阳下达了一道改年号的诏书,之后想要登上则天门城楼,宣布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却气喘不能骑马,只好召集百姓代表到殿前听宣。典礼结束后,李治问侍臣:“黎民百姓是否欢…

(2023-05-27 - 224)

陈寿的《三国志》,对刘备推崇备至,却为何瞧不上孙权和曹操

作为《二十四史》中颇具“流量”的一本史书,《三国志》从诞生到今日,为《三国演义》等诸多演义评书以及游戏、影视剧作品提供了素材和养料,而作者陈寿,也凭借该部著作位列史学大家之列。一本优秀的史书,又是出自名家之手,当然不会仅仅只是枯燥无味的材料和事件堆…

(2023-05-27 - 237)

一起纵火事件,拉开五代十国纷争的序幕,让两大家族血战40年

唐中和四年(884)五月十四日,在中原大地的开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纵火事件”。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黄巢退出大唐京城长安,兵锋尚锐,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唐宣武军朱全忠等三镇,踌躇不前,求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救援。李克用谋略兼备之,败黄巢,追击至曹州(…

(2023-05-27 - 233)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论及对西域的控制,唐朝毫无疑问是古代王朝中数一数二的一个,一度延伸到了今哈萨克斯坦的咸海和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就逐渐萎缩,逐渐被其他势力瓜分了,呈现出“此去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为什么唐朝在…

(2023-05-27 - 210)

康雍乾三帝将清朝推向顶峰,其执政有何异同?从谥号便能窥见一斑

“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走向顶峰的标志,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这个“盛世”虽名为“康乾盛世”,但实则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前赴后继共同创造。那么,这三代帝王为什么能够创造盛世,并且在执政风格上,祖孙三代帝王又有何异同呢?大清王朝作为一…

(2023-05-27 - 226)

明代书房的标准

明朝人管书房叫书斋,下面是明朝人书房的标准,想要捯饬一个古典优雅的书房可以参考一下!▌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1.不可太宽敞。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常想乾隆的书房《三希堂》太小了。原来书房不…

(2023-04-15 - 182)

这7首诗词,年轻时不懂,读懂时已不再年轻!

一个人总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恍然醒悟许多东西,才能比较清楚明白活着的意义。人生就像一首诗,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读不懂它。只有等我们经历过世间沧桑,经历过和那些诗人相似的经历时,才能真的读懂。孤独《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2023-04-15 - 263)

巴西狂欢节有多“开放”?全民“裸奔”,政府呼吁克制天性!

巴西狂欢节,一个全世界最爱贴贴的国家里全年最多人贴贴的节日!游妹对于巴西狂欢节的最初印象就是:超多的美女姐姐、超热辣的桑巴舞,还有超夸张的花车游行!看到近乎全裸的巴西人民,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这是我不花钱也能看的吗...?关于这场“地球上最伟大的…

(2023-04-15 - 490)

去世1600年,依然是中国最飒的女人

那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叔父在江南乌衣巷的府邸内办了个文化沙龙,邀请族中男女讨论文集,年仅八岁左右的她也在其中。雪,越下越大。叔父突然来了兴致,转身考起了族中小辈:“白雪纷纷何所似?”堂哥谢朗第一个抢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在族中以“博涉有…

(2023-04-15 - 228)

浪越大,人越猛

一封来自小国的国书,惹怒了骄傲的隋炀帝。 隋大业三年(607年),即倭国(日本)推古十五年,遣隋使小野妹子乘船渡海,来到大隋东都洛阳,向隋炀帝杨广呈上一封汉文信。 这封信的开头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蕞尔小邦竟敢写出和大隋帝国平起平…

(2023-04-15 - 241)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放到今天,汉哀帝刘欣可以当LGBT(性少数群体)的代言人,但在西汉末年,他是个特别能折腾的皇帝。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汉哀帝刘欣年纪轻轻,便已疾病缠身,而且没有子嗣。一个叫夏贺良的儒生跑来告诉他,这是上天对陛下的警告,只有更改纪年、国号,方可一改…

(2023-04-15 - 239)

一盘真正的大棋:唐朝消亡史

中和四年(884),身在成都的唐僖宗收到了一件来自徐州的礼物。三个匣子,里面装的全是人头。几十天前,黄巢兵败,逃入狼虎谷,在已经投降唐廷的昔日战友尚让所部的追击之下,陷入绝境。此时,黄巢的外甥林言砍下了黄巢的人头,可能是为了降唐求官,也可能是受黄巢嘱…

(2023-04-15 - 237)

生前断绝名利,死后却被封神

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掀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这位戎马半生的皇帝受翰墨熏陶极深,素来喜欢挥毫作书,而他心中最爱的一位书法家,正是王羲之。为了一睹偶像的真迹,他斥重金搜求王羲之的墨宝,史载“大王真书惟得五十纸,行书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并以金宝装饰…

(2023-04-15 - 225)

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为何会首败于奥军之手,战死7千,还差点被俘

拿破仑自1793年土伦战役出道以来,十几年时间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取,只要是他亲率主力进行的出征,除了埃劳战役和俄国打成平手之外,就没有吃过多大的亏。德意志各邦国在他面前如同待宰羔羊,最强的普鲁士和奥地利都被他拿下过首都。可是奥地利的卡尔大公,在之前数次败…

(2023-04-15 - 207)

文武双全的唐朝书法大家,指挥义军拼杀安史叛军,却死于奸相之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直以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高级理想。在唐朝就有一位书法大家知识分子,他所写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典范,被称为“颜体字”。但他的事迹也是非常悲壮,充满传奇的一生。国难当头,他率领义勇军在河北抵抗叛军。面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

(2023-04-15 - 294)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却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沦丧大片疆土

唐代的武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业”,不仅建国初年便一举击破困扰北中国近百年的突厥,甚至跨海征伐并降服朝鲜半岛,击垮企图东进的日本,其疆域开拓几乎达到了汉家王朝的巅峰。但雄踞西南的吐蕃帝国却始终窥伺着唐王朝,不仅时常染指并最后吞并西域,甚至曾…

(2023-04-15 - 253)

英法百年战争中,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

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大量新型兵种及战术战法不断登台亮相并大放异彩。而这其中,英格兰长弓兵无疑是当时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其在克雷西、普瓦捷、阿金库尔等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骑兵对步兵屡战不败的神话,更严重动摇了西欧贵…

(2023-04-15 - 213)

宋朝本可以合围辽军将其歼灭,却被摸鱼大将搞破产,被迫和议

1004年,辽国萧太后在率军南侵北宋失败后,与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开启了两国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双方能够达成这样的合议,主要是因为两国实力对比大致相当。但是在这次萧太后率军南下的过程中,宋朝君臣原本是有机会合围辽国大军,将其一举歼灭的,可是却被掌…

(2023-04-15 - 204)

二战日本,美化和宣传侵略战争的三大手段,简直厚颜无耻

日本大正、昭和年间,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在1937年全面开战。在抗日战争前及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官方人士和民间力量是怎样宣传战争,为军国主义辩护的?一、强调天皇的绝对领导和军人的绝对忠诚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训诫日本军队的《军人敕谕》,宣布了天皇…

(2023-04-15 - 262)

“明末第一猛将”, 威压缅甸,征战朝鲜,最后在东北憋屈战死

从嘉靖后期到万历年间,是明朝最后的一段军事高峰期,在东西南北四面出击均取得了不错的战功。而明朝在西南方向的军事成就最大,在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批优秀的将军,其中就有这样一位武力爆表的将军,在西南战功赫赫,在朝鲜力挫日本,有“明末第一猛将”之称。最后在对…

(2023-04-15 - 211)

躺平22年,却影响千载

东晋义熙元年(405),41岁的陶渊明下定决心挂冠归田。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折返于喧嚣与宁静之间,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地赴任官场,然后事与愿违地回归田园。陶渊明先后出仕共五次。第一次是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时年29岁。史载,他“不堪吏职”,没过多久就…

(2023-02-27 - 385)

龙抬头诗词21首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赏画家刘一骏笔下中国龙,威武霸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有关龙的形象,“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在绘画中,相传最早画龙的是三国的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冯邵正、吴道子、孙未等等,据传…

(2023-02-27 - 304)

二月二龙抬头,原来是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而“龙抬头”的来历,更是有一个感人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他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2023-02-27 - 319)

古人诗句里的醉人书香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了起来,独享其乐。——毕淑敏今天让我们共赏最美的十大读书诗词,体验古人诗句里的醉人书香《四时读书乐春》【元代】翁森山光…

(2023-02-27 - 230)

帝王的温柔乡,才子的富贵地

隋炀帝杨广最后一次南下江都(今扬州),踏上了他生命的不归路。 当时,天下叛乱四起,隋炀帝在江都别宫引镜自照,叹息道:“好头颈,谁当斫之!”不久后,杨广遭到身边的大臣背叛,被缢弑于江都,大隋帝国走向崩溃。 江南,筑造大运河的千古伟业,诉说着帝王的纸醉…

(2023-02-27 - 235)

晚清培养了多支军队,为何仅袁世凯的新军做大做强,最终窃权自立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日本海陆两军重创清军,中国战败。日本趁机攫取暴利,完成自我超越,而清王朝外强中干被暴露无遗,腐朽统治岌岌可危。面对王朝前所未有的危机,清政府力图通过积极发展军事力量,来维护自己日落西山,甚至是苟延残喘的…

(2023-02-27 - 252)

钱都花去哪了?鸦片战争本土作战的大清,为何军费支出比英国还多

战争,是交战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比拼。尤其是财力保障,更是进行战争的基础中的基础,是开展所有军事行动的先决条件。按照常理而言,战争中处于进攻的一方,因为需要将主力兵团及军需补给机动至作战地域,其间的人吃马喂及运输补给耗时耗力,军费花销自然要比主场…

(2023-02-27 - 312)

他49岁,统一了中国

西魏大臣杨忠,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对于一个有爵位的权贵来说,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继承人,这很让人头疼。杨忠35岁那年,他的妻子吕苦桃终于在冯翊般若寺诞下了一名男婴。这个孩子出生后,有个叫智仙的尼姑对杨忠夫人说,这位公子不能像常人那样养育,应该留在寺院中…

(2023-02-27 - 364)

早年反清的清军将领,年近古稀打败法军,击毙敌军上千人

1840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朝在对外战争中遭到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但是,此时的清朝仍然有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挺身而出,在反击侵略的战争中捍卫国家的尊严。中法战争期间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材就是一位优秀的将领。1850年,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反对清朝。18…

(2023-02-27 - 322)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